本行快讯

温州银行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
 

对温州而言,“金融改革”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命题,以监管创新推动金融科学发展的试验不断推进,更进一步激发了温州的金融活力。以温州银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紧紧把握住有利机遇,20136月末,温州银行实现总资产超1000亿元,上半年存、贷款市场份额占比明显上升;不良率较年初继续下降,并低于温州与全省同业平均水平,实现拨备前利润6.2亿元,以“跑赢大市,优于同业”的经营业绩为上半年工作交出满意答卷。“量变”引起“质变”,15年的积累,当年偏隅东南一角的“草根银行”正以“区域优质银行”的姿态崛起。

金改先锋,投身金融改革

2002年提出温州金融体制改革设想到2012年正式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银行凭借地缘优势,抓住了金融试点改革中的先发机遇和政策优势。2002年,温州被列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城商行股本改造等六项改革内容全面推进,温州银行开创了引民资入股的先河。2003年,温州开始启动建设资本活跃的“金融港”发展战略,次年温州银行启动了第二期增资扩股工作和体制机制改革。2006年,温州银监分局重点推进小企业贷款试点改革,同年温州银行被确定为省、市银监局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重点推进行。2007年,温州政府提出进一步做强做大区域金融实力,温州银行前身温州市商业银行顺利更名为温州银行,“温州”金子招牌效应突显,衢州市政府向温州银行抛出橄榄枝,温州银行跨区域经营首家异地分行落子衢州。2009年,温州获批成为浙江地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城市,温州银行成为温州地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办最早的金融机构。2012,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银行第一时间出台《温州银行参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实际行动承担温州“金改”先锋重任。

筑渠引水,盘活民间资本

“温州金改12条”里提到:要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推动温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融资;同时银监会近期表示,将调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两次官方提法使得温州地区未上市银行股权为民间资本投资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以温州银行为例,2012年温商企业新明集团以4.4亿元总价,溢价5800多万元竞得温州银行股权,近期某温商企业亦高调宣布计划投资入股温州银行。

水盛木荣,呵护实体经济

温州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让以服务小微金融见长的温州银行拥有了更好的发挥平台。

针对江浙一带民间信用体系优良特征,该行推出企业(自然人)联保贷款;“市场贷”则借助温州专业市场优势,私营业主可通过专业市场经营管理方的保证等形式获取贷款;统保代管业务则是市金融办牵线温州银行与进出口银行省分行合作、通过鹿城金融广场平台促成企业融资与银行放贷的一次成功尝试;为解决企业在正常经营中遇到的流动资金时点短缺,推出“续贷通”信贷服务。针对部分经营良好,但暂无固定资产融资的小微企业推出经营性物业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并推出小微企业互助贷款。

水到渠成,发力科技金融

温州银行作为温州地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办最早,目前也是开办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与温州市科技、财税部门联手,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种契合市场规律又富有温州特色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基准利率50%的贴息。目前已向涉及通信、阀门、制鞋、不锈钢制造等行业的几十家企业,累计发放了超过2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此外,该行还安排5亿元定向信贷资金,专门为校园、科技园内的科技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跨区发展,紧随温商经济

基于异地温商“融资难”的实际,温州银行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有利背景下,选择了与其他城商行明显不同转型路径,那就是“跟着温商走”战略。2007年至今,温州银行已在衢州、宁波、杭州、上海和丽水开设了5家分行。对于温商的融资需求,温州银行各异地分行着力突破信贷业务单一的固定资产抵押担保模式。在温州银行授信客户中,温州辖内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授信客户中,温商占比95%以上。

如果把一家银行比作一棵树,那么网点分布就是树的根系枝叶。温州银行就应该如温州的市树榕树,冠大干粗根植温州,枝繁叶茂丛生异地,四季常青。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不仅是市场对温州银行特色化专业化经营模式的肯定,更是对温州金融改革的肯定。未来,温州银行将继续坚持“助力小微、支持温商、服务三农”特色化经营模式,在管理、特色、效益上跻身一流城商行序列,树一方银行旗帜!